退出

今日推荐Recommended

《国际经济学》

作者:克鲁格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推荐理由: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



 

  《非理性繁荣》
作者:罗伯特·希勒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1月1日
页数:313页
 
  • 作者介绍
  • 内容简介
  • 推荐理由
        罗伯特·J·希勒,现为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于197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同时兼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纽约联邦储备委员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等职务。希勒教授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房地产、统计学方法以及有关市场的公众舆论和道德判断等领域皆有著述。他于1989年完成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投机市场中价格的波动做了数理和行为分析。他在1993年完成的《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将会对生活标准风险管理产生革命性结果的风险管理合同。他于2000年完成的《非理性繁荣》对自从1982以来证券市场繁荣的现象做了全面分析和说明。希勒教授还是两家公司的合伙人。
        本书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史班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将破,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直至近日方有软着陆的迹象。
    本书是作者根据许多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和历史事实,对当今股市空前繁荣现象所做的全面研究。作者从历史角度考察了股市状况;讨论了一些引发性事件,例如技术和人口统计学这些虽然与股市没有直接关系,但同样影响股市行为的因素;介绍了进一步加强投机性泡沫结构的文化因素;讨论了搜集到的一些有关心理依托和从众行为的实例,用以进一步剖析投机性泡沫;调查分析了学术界和流行人物那些试图对当前的市场水平作出合理解释的人的动机;调查分析当前的投机性泡沫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以及政府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急需修改的政策建议,也提出了一些办法,以便个人投资者可以减轻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
    事实上,所有经过正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在他们分析经济现象时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假设:人们所有的经济决策都是从理性出发。古典经济学派并曾将经济学领域里所设定的虚拟人物为“经济人”(Homoeconomica)。这个“经济人”如果处身于现代的人类社会中,将是六亲不认、毫无情感,一切行为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准则;因此,他不会犯下一般“凡人”感情用事的错误,花的每一分钱、用的每一份力气,都经过仔细的盘算。
    同样的,经济学家也相信最完美的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这个市场中的买卖双方参与者众多,多到没有人能够以他买卖的数量控制价格;市场中的信息充分流通,任何讯息会迅速传达给所有的参与者,立即而有效地反映在市场的价格之上,这也是金融市场为效率市场的重要假设。但是正如凡人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也无法完全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因此,一旦出现“非理性”投资人与“非理性繁荣”市场,经济学教义派就颇难解释其存在;同样的,这些人所制定的财经政策当然也无法解决非理性思维下的经济问题。
        席勒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根据各种统计分析与历史研究,寻找90年代美国投资泡沫出现的缘由。美国人明知一旦股市泡沫破灭,所有的财富将成空,却又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只老鼠,总能在大跌之前,卖给更为倒霉者,甚至股价一旦回涨反弹,就立刻把上次亏损的前车之鉴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个现象似乎与中国股市的状况极为相近。席勒教授特别指出,为争夺投资人,媒体上的股市明星,以强势行销方式,肤浅地强调一些表象,给大众一种股市只涨不跌的观念;然而,事实上,他们未必抓得住股市的脉动。中国也一样有许多这一类的股市分析师,官员们为了拉抬股市,甚至于不惜以“股价很低,不买就会后悔”的说词,来误导投资人。其实,他们和投资人一样,根本不清楚下星期的股价究竟是涨还是跌,结果造成误听其言者被套牢;最后即使将股价涨跌幅的下跌幅度缩小,改变游戏规则,也挡不住股价下滑的趋势。从这点看来,或许中国的主管官员从这本书中可以学到的还更多。
    股市涨得愈高,跌得就会愈重,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然而在股价快速飙涨的时候,总会有许多说法,来“证明”股价是不会下跌的。1920年代,在股市崩盘之前,有所谓的“强手”,亦即买气愈来愈盛,不断提高,股价支撑力道足够,不会下跌。50年代有人指出美国进入“新资本主义”时代,持有股票的投资人达1700万,企业员工认股,化劳工为资本家,因此,股价不会下跌。60年代,媒体不断鼓吹股市是最佳的投资管道,不但可以保值、对抗通货膨胀、规避风险,还可以参与享受经济成长的果实,股价自然不断地上涨。90年代的说法是新经济下,高科技不断推陈出新,成本不断下降、获利持续上升,因此股价不会下跌,而网络股在未来网络市场的无限美景下也过度地反应。
    但是,种种言之成理的论调,随着市场泡沫破灭为之幻灭。原因是这些说法出现的目的,均是为非理性投机下炒作的“价超所值”的股价做合理化的解释,使投资人放心地追高。生于战后婴儿潮年代的人们在90年代,不信邪地持续追高股市,认为“这次不一样”(TTID:ThisTimeIsDifferent),股价不会下跌,就是将道琼指数推上万点的主力,只是从今年开始,美股步步下跌,显示股市的涨高必跌原则仍然存在,只是早到或晚来的差别而已。
    台湾的股民在9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历经多次股市三温暖的洗礼,对本书的感受想必更深。席勒在书中第六章写道,台湾的几次股价大跌,都名列世界前茅,1989到90年股市跌落74.9﹪,为那年最大跌幅国家中的世界第一;五年期股市跌幅较大国家中,台湾也分列第七名与第27名。不过,台湾的投资者似乎一直没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政府也一直认为“股市兴亡,官员有责”,带给投资人一个“股市会涨,不会跌,如果真的下跌,政府会出面救”的错误观念,股市的机制也以助涨不助跌的原则来规划。但台湾的投资泡沫一直不断地破了又吹、吹了又破,真正的原因是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有问题,可惜的是当前的股市已经跌到似乎国安基金也无能为力的地步了,投资人必须正视市场机制的存在,这时,席勒的书就更有用了。
    总之,这是一本分析股市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一本好书,它颠覆了一般的投资理论,指出20世纪末,证券市场中的教义派金融学者所不能解释的“乱象”的源头,是他们理论的假设前提有问题,当然,它也预告了美国股市投机泡沫的下场。对台湾的投资人来说,读了本书之后,对中国股市的“非理性”部份,可以有一个更为“有理性”的解释。
 

 

关于金融范 | 产品和服务 | 公益活动 | 商务合作 | 汇款账户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KNROMAN Company 2013,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1472号 | 滇ICP备2022003213号-1